根据一些媒体报道,俄罗斯为了促进中俄更深层次的经济合作,计划向中国开放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一说是400万平方公里,要价仅是一万亿人民币的投资。对此,我们必须保持警惕!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据《环球网》报道,近日,俄自然资源部长亚历山大·科兹洛夫向媒体透露,俄罗斯正计划加大对远东地区油气资源的开采力度,以增加对亚洲合作伙伴的能源供应。科兹洛夫还特别强调,能源开采顺利的话,俄方还打算向东延伸,继续铺设西伯利亚管道,这样既能方便俄罗斯天然气运输,也能履行对华油气供应的稳定性。
能源出口是俄罗斯经济的支柱产业,普京政府这次计划扩大远东能源的开采力度,也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。只不过,以前俄罗斯更侧重开发欧洲能源市场,不大重视远东地区和亚洲贸易。可是,为何在俄乌战争的紧张时刻,普京突然腾出大量精力和资金,去开发远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呢?很显然,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太狠,俄罗斯在欧洲地区的能源销售处处受限,经济收益迅速下滑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唯有积极积极开发远东资源、开拓亚洲市场,才能保证俄国财政收入不出现太大问题。
实际上,中俄之间本来就有广泛的合作基础,俄乌战争爆发后,俄罗斯一直谋求深化中俄经济合作进程。这正是媒体爆料“俄罗斯准备在远东地区建立一个大型经济特区”的背景。该特区主要是面对中国招商引资。特区全面建成后,俄罗斯会落实至少79个重大合作项目,其中包括汽车、农业、能源矿产以及其他产业等。俄方会为前来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税收和政策优惠,前提是中国要达到1600亿美元的投资份额。显然,俄罗斯想用这一片远东冻土,撬动近万亿人民币的投资价值。
在中俄正深化合作的关键时期,俄罗斯提供的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,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。不过,中企仍要保持足够的警惕,做好充分的风险评估和投资可行性论证。因为,160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,远远超出了中俄目前的合作基础。在2019年时,中国对俄投资规模不过120亿美元,不及欧洲市场的十分之一。即便到了2021年底,中国对外总投资规模也才达到1700亿美元左右。现在,俄罗斯一国就想吸纳中国1600亿美元的投资份额,对中国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,我们必须要保持足够的理性。
俄罗斯之所以在这个特殊时期,一改过去非常警惕和严格限制中资企业的做法,开始向中国全面开放远东地区,根本上还是希望自己能有所止损,即在面对西方国家的严厉制裁和巨大损失之际,从与中国的合作中弥补损失,实现俄罗斯整体收益的基本平衡。俄罗斯很清楚,在远东地区同中国展开合作,就差相关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了,双方合作的空间十分广泛,中国也不怕美国因此可能对中国施加的制裁。中俄之间的贸易关系持续发展下去,有朝一日迟早会突破1600亿美元,甚至达到更大的数额,但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,双方对此仍然需要认真规划,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下去,一口吃不出个胖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