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杀豚不欺子: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集市旁居住时,孟子看到邻居杀猪,不解地问母亲:“邻家杀猪干什么?”孟母当时正忙,便随口应到:“煮肉给你吃!”孟子十分高兴,等待食肉。
2、孟母深知做人要诚实,所谓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,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于言传。
3、为了不失信于儿子,尽管家中十分困难,孟母还是拿钱到东边邻居家买了一块猪肉,让儿子吃了个痛快。
(资料图片)
4、 三迁择邻:孟子家居住在邹城北马鞍山下,附近是一片墓地,山麓坟莹处处,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。
5、孟子和村中儿童一起模仿大人扮演丧葬的过程,有时还抢人家的供果吃,孟母发现儿子受到了不良环境的影响,就从凫村迁到了城西庙户营。
6、这里是一个“日中为市”的交易集市,市场上行商坐贾,拍卖喧闹,而且邻居是个杀猪的屠夫,孟子就用泥巴捏成小猪,模仿他邻居的样子用竹片杀掉,沿街叫卖。
7、孟母忐忑不安,再次迁居,把家搬到了到县城南部的学宫旁。
8、学宫附近常常有读书人来往,高雅的气韵,从容的风范,优雅的举止与循规蹈矩的礼仪行为,对孟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9、他和伙伴们一起,演练学宫中揖让进退的礼仪,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,使得远远察看的孟母内心深处大为高兴:“这才是孩子们最佳的居住环境!”她由衷地发出感叹,并把孟子送入学宫读书,留下了“三迁择邻”的美谈。
10、 断机喻学:孟子最初对学习很有兴趣,时间一长就厌烦了,经常逃学。
11、孟母知道后非常生气,拿起刀来,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割断,说道:“你的废学,就像我割断织布机上的线,这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,现在割断了线,布就无法织成。
12、君子求学是为了成就功名,博学多问才能增加智慧。
13、你经常逃学怎么能成为有用之材呢?你今天不刻苦读书,而是惰于修身养德,今后就不可以远离祸患,将来不做强盗,也会沦为厮役!”孟母用“断织”来警喻“辍学”,指出做事必须要有恒心,一旦认准目标,就不为外界所干扰。
14、半途而废,后果是十分严重的。
15、“断织喻学”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,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,孟子从此旦夕勤学,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儒学大师. 孟母教子故事三则叫我明白:家长应该为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,而且家长对孩子要做到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,说到做不到缺失的是诚信,诚信并非与生俱来,而是后天培养的。
16、在孩子刚刚懂事起家长就应该帮助他们在心中树立起“以诚信为本”。
17、孟母教子故事三则让我受益非浅。
18、(伯乐家长)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